所周知,小清河是濟南市城區內最主要的泄洪渠道。昨天,記者從市城鄉水務局了解到,目前濟南市正在實施小清河濟南城區段生態清淤工程,將于今年6月底前按期完成全部清淤。
上午十點鐘,記者在位于歷山北路的小清河橋附近看到,水面上的工人們正在施工打樁,清淤船也已在水面停泊,引起過往不少市民的圍觀。據清淤工程三標段項目負責人介紹,抽出的淤泥將通過管道運輸至位于不遠處的淤泥干化站處理。“我們首先通過清淤船將河堤淤泥進行疏浚,然后進入除渣池進行垃圾分離,之后泥水在沉淀池進行自然沉淀,再經過均化池跟調理系統調理后進入壓力機干化脫水。”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濟南市加大了小清河污染治理力度,小清河水質與之前相比已明顯改善。但自2012以來的6年之中未進行清淤,河底淤積較為嚴重。本工程將對西起槐蔭區睦里莊閘、東至歷城區濟青高速公路橋的小清河城區段進行生態清淤,清淤長度30.472公里,在城區內分為五個標段進行,預計清理淤泥214.22萬立方米。
“濟南南高北低,一下雨水就從南往北流進入小清河,我們要趕在7、8、9日汛期之前完成清淤,維持現狀河道線形不變,恢復河道的設計防洪除澇標準。”目前,由于淤泥堆積導致使河道行洪橫斷面縮窄,防洪能力降低,河流生物凈化功能退化。而且,河底淤積不僅直接影響河道水質,也影響了景觀蓄水效果及旅游通航等功能的發揮。為了解決小清河清淤問題,濟南市委市政府將小清河濟南城區段生態清淤工程列為重大民生工程。
“河里的老泥是非常好的肥料,淤泥經過壓縮、干化、脫水之后,含水量由80%下降到40%以內,再送到渣土廠處理,實現最大效益化、環保化。”據介紹,生態清淤是在不影響河道兩岸景觀帶、旅游觀光及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前提下,采用綠色環保、技術先進的生態清淤技術進行河道清淤。施工工藝采用小型環保生態清淤船水下吸泥,淤泥通過布設管道輸送至干化處理站,進行有害重金屬及脫水處理,尾水達標排放,干泥外運棄土場。
目前,工程進展順利,各標段場地硬化、電力設施及濃縮池、調理池、加藥罐、干化脫水設備、輸泥管道安裝已經完成,清淤船只已經下水,正在進行設備分步及聯合調試,將陸續開始清淤作業,按照攻堅行動要求于6月底前按期完成全部清淤工作。